开云APP官方资讯 分类>>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

2025-02-11
浏览:
返回列表

  开馆近七个月,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得到了许多专业人士和海内外媒体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吸引诸多社会团体及国内外观众纷至沓来。在收获无数观众朋友喜爱的同时,很多观众也通过社交媒体和现场留言表达了对陈列馆和展品的喜爱。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2)

  用心总会被看见。很多观众参观完陈列馆,都会惊讶于其不输大型公共博物馆的专业性,更是被区氏的“木作情怀”所打动。

  成立42年以来,区氏家具对中国传统木作文化的热爱一分未减,也是因为这样一种永不磨灭的热爱,让我们凝聚到同好,持续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开馆近七个月,开云APP下载政府各部门、诸多社会团体、商协会、博物馆组团前来参观陈列馆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3)

  我们建馆的初衷是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木作文化。为此我馆展出数量众多的古代家具和木作文物,配合专业且有趣的展陈形式,也是让很多观众惊呼“大开眼界”。

  陈列馆完整和系统的展示中国传统木作发展的面貌,向观众传递中国传统木作文化历史等相关知识。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4)

  在陈列馆中,都能看到很多观众一边用手机拍摄展品细节,一边细看展品详细信息。触手可及的传统木作实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素材。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5)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6)

  “学生从理论上从书上了解的东西,他在这里一下就有印象了,结合教育的效果非常的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张老师在带领100余名学生过来参观研学时说。

  “能见识到各种年代的家具设计,还能看到一些设计草图,看到他们的思路,对我们做设计非常有启发。”工业设计专业李同学表示。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7)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8)

  也有很多观众家长,自己找教育机构,带领孩子听讲解员讲述传统木作知识,或体验馆内的研学课程。她们认为参观陈列馆是“最有性价比的兴趣班”。

  “这次的参观收获满满,同行的家长、孩子们不仅欣赏到了精美的艺术品,还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更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位家长在参观完后兴奋地表示。

  陈列馆不仅是提供知识和文化的平台,也是休闲娱乐的场所,寓教于乐,让观众在互动期间发现一些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9)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0)

  我馆特意布置了14个木质艺术装置,氛围感满满的空间,随手一拍就是一幅人文艺术大片;我们重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空间——山斋书房,体验做一天“古人”的乐趣;参考国外气味博物馆的设计,我们设置了闻香装置,感受黄花梨、紫檀等不同木头的香味;我们还精心设计了手工课程,自己动手学做木工……

  很多观众在网络社交平台和我馆的留言墙上,分享她们在陈列馆的出片攻略和推荐理由。

  在整理观众逛展笔记、采访和留言的过程中,我们时常被那些简单直白的分享所感动。每一位认真分享观展体验的朋友,你们的留言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会很认真地阅读并身怀感激。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1)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2)

  也有一部分观众发现馆内一些可提升的地方:“山斋书房可以增加音乐,更有体验感。”“你们馆太大了,自己逛有时都找不到路。”“馆内视频很有意思,想看又怕时间不够,有进度条就好了。”“立足本土,多点岭南特色展品或展区。”“文创多点,爱买。”……在参观的过程中,一些观众朋友与讲解员提出了他们的建议。

  接下来,我们也结合相关建议,优化服务,希望可以为大家的观展之旅提供更多的便利。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3)

  ▲山斋书房增设古典背景音乐,更能通过“五感”沉浸式体验明代文人生活(图源:中山市汉文化促进会)

  “馆内收藏了大量家具类书籍,我很感动。我想送一些我30多年前编辑的家居杂志给你们,为文化传播尽绵薄之力。”在陕西某高校任职的张老师参观完后,将他珍藏多年的部分刊物捐献给陈列馆,丰富馆内藏书。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4)

  ▲张老师捐赠的《家具与生活》(1986/1987年)杂志,目前陈列于阅览室供大众借阅

  古家具收藏家、区氏的友人——张宏先生也给陈列馆捐赠了一组拍摄于 30 多年前的古家具照片,有椅凳、桌案、床榻、柜、屏风等,其中的罗汉床和三张玫瑰椅曾于中国嘉德上拍,创下当年古家具拍卖佳绩,是很珍贵的图像资料。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5)

我们的观众都在谈论些什么?(图16)

  陈列馆历经五年时间精心筹建,期间,我们无数次调整展品与布局,希望将最好的展陈呈现给每一位到访的观众。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与进步的地方,所以希望大家在观览之余,多提宝贵意见。

  未来,我们也将围绕博物馆应肩负的“教育、学术研究、休闲娱乐、社会服务、商业服务”五大功能,不断推出与更新更优质的展陈内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更加舒适的观展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